Bollinger Band 包寧傑帶狀圖 主要用途是比較某一段時間裏 , 價格波動度與價格的相對高低位置 . 方法是透過統計原理, 找出某一段時間(例如常用的20天)的價格標準差, 藉以判斷 : 1.波動度 - 標準差越大 , 波動度越大, 標準差越小 , 波動度越小. 2.相對高低 - 以移動平均價格為基準 , 價格目前處於上下二個標準差區間的什麼位置 |
組成 : 由三條線組成 1. 中間線 - 就是簡單移動平均線 2. 帶狀上緣線 - 簡單移動平均線 + 二個標準差 3. 帶狀下緣線 - 簡單移動平均線 - 二個標準差 |
主要用法:
1. Double bottom Buy 雙重底買進訊號
當第ㄧ個低點穿破 Bollinger Band 下緣, ㄧ段時間後 , 第二個低點(即所謂"第二支腳") 不管是高於或低於其他低點 , 但是能維持在 Bollinger Band 下緣之上 , 即提供了一個買進訊號.
當價格隨後穿越中間線(即移動平均線) , 可視為此多頭訊號的確認.
下圖綠色圈圈處即雙重底買訊 .

當第ㄧ個高點穿破 Bollinger Band 上緣, ㄧ段時間後 , 第二個高點(即所謂"第二峰") 不管是高於或低於其他高點 , 但是只能在 Bollinger Band 上緣之下 , 即提供了一個賣出訊號.
當價格隨後跌破中間線(即移動平均線) , 可視為此空頭訊號的確認.
3.波動度「物極必反」
Bollinger Band 帶寬 (Band Width) 代表波動大小 , 帶寬越大 , 代表過去一段時間(例如20日) 波動度越大 , 反之亦然.
股價波動有個特性 , 當波動度擴大到ㄧ個極限後 , 隨之而來一段時間波動度會平緩 , 當波動度壓縮到ㄧ個極限後 , 隨之而來一段時間波動度會變劇烈.
但是這種特性並無法告訴我們方向 , 而是從機率角度觀察 , 波動度物極必反 . 近期黃金走勢就是最佳的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