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2012/7/21 菲爾普斯專欄/拒絕濫發紓困金 德國有理

看到這篇讓我想到中國用法令規定工資調漲幅度,5年調升一倍,不知道會不會也是工資上升的速度比生產力上升更快,結果將造成競爭力下降」。今天才看到新聞說NIKE要把工廠逐漸搬到東協去,中國準備好了嗎 ?


菲爾普斯專欄/拒絕濫發紓困金 德國有理
許多評論人士認為歐洲的危機是由歐元所造成,處方則是對無力償債的國家給予援助,以避免發生大規模倒債。以上皆不真確。

典型的論述都指德國靠歐元貶值而取得競爭力,因為周邊國家的問題拖累歐元。但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德國前總理施洛德曾與工會達成約束工資上升以換取就業保障的協定,讓德國維持了競爭力;也忽略義大利及法國也能用同樣方法,來維持競爭力。德國只是更高瞻遠矚、更具有領導力而已。

許多歐洲國家的困境緣自於社團主義(corporatism):國家的計畫多為政治團體及社會保障計畫服務,而這些組織都是由社會菁英組成。這些組織於1970及1980年代興起,得到的利益包括獲利豐厚的政府合約、低利貸款、提前退休等;並創造出一種新東西:社會財富。

接下來許多國家開始面臨龐大的預算赤字─義大利在1980年代中期,法國則在1990年代初期。於是1990年開始實施「巴塞爾協定1」(Basel I),將公債的銀行存款準備率降低到0,而不論風險有多高。各國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開始飆升,到1997年時法國達65%,義大利更達120%。

由於福利增加的速度遠比稅收增加要快,於是家庭能有較多的儲蓄,使可支配所得增加。

從凱因斯經濟學的觀點來看,這真是太美妙了:財富增加,支撐消費者需求不斷增加。然而在「經濟結構主義者」眼中,財富增加,代表工資需求上升的速度比生產力上升更快,結果將造成競爭力下降。義大利與法國的生產力大約在1998年前後便不再成長,但財富卻仍繼續增加,而家庭私人財富淨額占家庭可支配所得比率也上升,2000年到2007年期間上升了五分之一(同期間德國上升六分之一,美國則是負成長)。

到最後,信用市場要求更高的利率,結果使政府赤字躍增,負債也上升到難以為繼的水平。互相掛勾的政府與銀行業,已接近無力償債的邊緣;只要發生溫和的震撼,便會使資產價值內爆,及銀行體系崩潰。

要讓就業恢復正常是可行的,就是消除超額的私人及社會財富。市場本身便能做到,但要花「失落的十年」來清光。政府必須有所行動。

希臘如果脫離歐元區而恢復使用德拉馬克,便可用貶值來達成,貶值能使希臘家庭的紙上富貴大幅縮水,實質工資將更符合希臘的生產力。

義大利與法國可以藉由對私人財富課徵一次性賦稅,來消除超額財富。希、義、法3國也可以削減各項津貼。津貼就像私人財富一樣,不能長期超過生產力及產值。主張發放津貼者聲稱「撙節措施」等於是將社會保險降低到2002年的水平,這樣做太過殘忍且激烈;這種主張真是可怕。

德國總理梅克爾及財長蕭伯樂反對在缺乏政治同盟之下,便先實施銀行及財政同盟,是正確的作法。如果沒有這些協定來監督,則財務困窘的國家便可能利用新獲得的貸款及補助,來挹注更多的赤字及津貼,於是造成新一波的社團主義濫用,而不會承擔財政責任。

隱藏在這些技術性事務之後的,則是主張維持社團主義及凱因斯主義者,與主張採取現代資本主義者之間,所存在的分裂。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這兩種世界觀之間的另一場戰爭。
(作者Edmund Phelps是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任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中心董事)


全文網址: 菲爾普斯專欄/拒絕濫發紓困金 德國有理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239625.shtml#ixzz21FhSnXlA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