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去年美國採取的是 OT (扭轉操作),並非QE,現在美國經濟數據不錯的情況下,QE3的實施也沒有正當性。說不定今年各國央行在寬鬆,惟獨美國沒有,造成美元走強,原物料價格下跌也不一定。
2012年02月17日 12:45
文 / MJ
摩根士丹利报告:
为应对全球经济放缓和欧洲债务危机可能引发的进一步下行风险,不管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的央行都配置了“大规模性武器”,结果就是全球范围内的激进宽松。我们将之称为大宽松第二季(GME 2,即Great Monetary Easing, part 2)。大宽松第一季的时间是2009-2010年。GME2现在正全面展开。上周,英国央行宣布未来三个月将进一步购买500亿英镑英国公债。本周二,日本央行将债券购买项目从20万亿日元增加至30万亿日元,增幅50%,增加的部分将全部用于购买日本国债。在我们研究覆盖的33个央行中,有16个央行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已经采取了宽松措施。10个发达市场国家有7个宽松,23个新兴市场国家有9个宽松。按照我们的预测,这其中的许多央行将进一步宽松,而还没有宽松的央行入波兰、韩国、马来西亚和墨西哥也都将加入宽松行列。

摩根士丹利:
全球大宽松第二季正全面展开,这将带来通胀风险。全球货币政策相互关联,央行宽松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实体经济前景改善的可能性可能意味着全球通胀旋转木马的回归。1、主要发达国家超级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造成了商品通胀。而新兴市场央行通过与美元挂钩引入了通胀。2、因为国内经济过热和更高的商品价格,新兴市场价格压力上涨。然后通胀通过更昂贵的物品出口又重新引入发达市场。3、从新兴市场更昂贵的进口和更高的商品价格提高了发达市场的通胀。发达国家又继续保持或者增加货币宽松政策。
央行资产负债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